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

张玉琴教授治疗糖尿病肠病经验 

来源: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0

张玉琴教授,主任中医师,博士研究生导师,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,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,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辽宁省名中医。从医40余年,潜心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及防治,擅长中西结合诊治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,甲状腺疾病、眩晕、头痛、失眠及中医内科杂病,注重养生及未病(亚健康)的防治。

糖尿病肠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,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。糖尿病肠病的主要表现为顽固性、无痛性腹泻或脂肪泻,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[1]。

糖尿病肠病的发病机制一般常与下列因素有关:(1) 内脏植物神经病变;(2) 电解质平衡失调;(3) 肠道激素分泌水平失调;(4)胃肠功能紊乱等[2]。糖尿病肠病的诊断须具备以下几点:(1)明确的糖尿病诊断;(2)顽固性腹泻,可以有便秘,亦或腹泻、便秘交替出现;(3)便常规检查正常,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;(4)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;(5)积极的控制血糖、饮食及对症治疗有效。差不多所有的糖尿病并发腹泻都有可能是因为糖尿病肠病所致[3]。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,例如:止泻、营养神经,改善微循环,调节糖脂代谢等,缺少有效的、特异性的方法。

1 病因病机

1.1 消渴病的病因病机 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“阴虚为本,燥热为标”[4]。张玉琴教授认为消渴发病多为郁(瘀)毒所致,初期以气郁、酒郁、食郁所致的“郁毒”为主。郁久化火,火热炽盛,消灼阴津,同时热伤元气,故脾气亏虚,而成气阴两虚之消渴;食酒者长期嗜酒,酒郁化火,伤及元气,发为消渴;再者过食肥甘厚味,损伤脾胃,脾胃运化失职,内热伤津,消耗阴液,发为消渴。故“三郁”所致燥热内盛,阴津亏耗,阴损气伤,而成气虚、脾气亏虚之症[5]。

1.2 泄泻的病因病机 泄泻常见病因有[6]:(1) 寒邪外侵,如《灵枢·师传》“肠中寒,则肠鸣飧泄”;(2)饮食不节,如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曰:“饮食不节,起居不时者,阴受之……则满闭塞,下为飧泄;(3)情志失调:如《素问·举痛论》曰:“怒则气逆,甚则呕血及飧泄。”

1.3 病因病机 糖尿病肠病属中医“泄泻”“便秘”范畴。消渴病日久,损伤脾气,加之饮食不节、情绪失调及寒邪外侵等,脾气受损,脾之运化失职,并发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的肠病[7]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谓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胧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”[8]。津液的生成依赖于胃对饮食的受纳、肺的宣通肃降、小肠“分清泌浊”和“上输于脾”的传化以及肾的蒸腾气化等功能。消渴日久,正气逐衰,脾气亏虚,腐熟无力,完谷不化,亦有水液运化失司,故精微无法“灌溉四旁”并输布周身而化生水湿,水湿内滞于肠,发为泄泻;《景岳全书·泄泻》中指出消渴泄泻的病机是以脾胃受损、清阳下陷为主,消渴日久迁延,气阴两伤,阴损及阳,脾气虚而运化水湿无力,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布散失司,水谷滞于肠,泌清别浊无力,故混杂而下。糖尿病肠病的病机关键是脾失健运,痰湿内盛。

2 辨证论治

2.1 辨证分型 目前对糖尿病肠病分型多家见解。如于世家[9]分为脾胃虚弱、肝气乘脾、脾肾阳虚。冯健文[10]分为脾胃虚弱、肠燥津伤、气虚瘀阻、湿热中阻、脾肾阳虚。张卫华[11]分为脾胃气虚、脾胃阴虚、脾肾阳虚。李昌祁[12]分为脾胃虚弱和肠道湿热。张玉琴教授认为糖尿病肠病的病机多为脾虚湿盛与脾肾阳虚[5]。

2.2 治疗方法 刘玉杰[13]指出:调理脾胃贯穿始终,注重健脾与燥湿的关系,着重调理肝气,重视补肾在泄泻中的应用。常见的治法有:

2.2.1 健脾利湿 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谓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”[8]。指出了水液代谢主要依赖肺的宣通肃降,脾的转化运输,肾的蒸腾气化等。消渴日久,正气虚衰,脾胃羸弱,脾胃升清降浊混乱,清浊混杂,发为泄泻。治以健脾利湿,升清止泻,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[5]。

2.2.2 温补脾肾 《景岳全书·泄泻》:“肾为胃关,开窍于二阴,所以二便之开闭,皆肾脏之所主。今肾中阳气不足,则名门火衰,阴气盛极之时,即令人洞泻不止也。”消渴日久,阴损及阳,肾阳虚衰,温煦脾土不能,运化失职,而致泄泻。治以温补脾肾、涩肠止泻。方用四神丸加减,亦可加用固摄止泻之药,如参苓白术散[5]。

上一篇: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分析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