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》
阳明,即两阳合明,一名盛阳,阳气极盛之意。《内经》中指出“阳明”内涵主要有二:一是手、足阳明经及其所属脏腑胃和大肠;二是六气的燥。“燥者,阳明金气之所化也”,燥为阳明本气[1]。脑为奇恒之腑,阳明与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,现试浅述之。
1 阳明经络与脑
生理上,《灵枢·经脉》云“胃足阳明之脉,起于鼻,交頞中,旁纳太阳之脉,……循发际,至额颅”,即十二正经中手足三阳、足三阴和心经都偱行于头部[2];而肺经与心包经又通过各自的经别循行到头部[3]。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曰:“胃之支脉,上络心脑……故昏不识人。”手阳明大肠经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,而督脉与脑相连,是阳气阴精入脑的通道[4]。《内经》云:“督脉者又脑髓神经之根也。”可见阳明经脉与脑联系密切。
病理上,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,邪气侵扰,易于化热,热势循经上扰,气血不畅,心神失养。另外,阳明经里热炽盛,与肠中燥屎相结,兼浊气上扰,则有心烦甚[5]。正如后世医家俞根初所言“胃之支脉,上络心脑,一有邪火壅闭,即堵其神明出入之窍,故昏不识人,谵语发狂”。
2 阳明胃肠与脑
生理上,胃主受纳、腐熟水谷,与脾的运化功能相结合,一纳一运,二者密切配合,化生水谷精微,以生气血津液,供养全身。胃主通降,主为降浊,喜润恶燥。肠分小肠、大肠,主受盛化物、泌别清浊,主传化糟粕,肠主津液。胃肠主管吸收营养和排泄糟粕,清阳得升,浊阴得降,则九窍安和。
病理上,张仲景《伤寒论》阳明病篇不仅对阳明胃肠病做了系统阐述,也为现代医学脑肠相关学说奠定了基础[6]。“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是也”,此“胃家”泛指胃肠,为阳明主病。胃肠一旦受邪,虚则消化、吸收不足,实则津液代谢障碍,气机紊乱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进而导致九窍失和、精神不安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云:“头痛、耳聋、九窍不利,肠胃之所生也。”阳明胃肠,主里主腹,胃喜润主降,肠主津、液。从中医角度看,阳明是胃肠燥热而成“胃家实”[7]。胃肠受邪,易化热化燥伤阴,胃肠失于津润,无水舟停,宿食、糟粕不得下行,大便不通。胃肠皆以通降下行为顺,胃燥失养,胃气不降,大便不通亦甚,故张锡纯指出:“大便不通,是以胃气不降”。胃肠积滞与热邪相搏结,腑气不通,瘀热上攻,清窍被扰,可见头晕、耳鸣、目眩等症状。
此外,阳明胃肠之气不通,影响津液的代谢。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:“脾与胃以膜相连耳。”胃主受纳、腐熟水谷,以降为顺;脾主运化而转输精微,以升为健。二者彼此协调,相济为用,合为后天之本、气血化生之源。胃冲和之气损伤,往往连及于脾,脾气因之难于升布。《东垣试效方》:“肠胃复伤,而气不能化。”气不化,津液输布失常,久之聚而成痰、成饮。痰饮反之阻碍气机运行,升降失司,清阳不升,神明失养;气不下达,小便不利,大便不通。痰湿壅而不散,郁而化热,痰热结合,腑气不通,痰热、湿热上蒙清窍[8]。
3 阳明燥气与脑
生理上,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曰:“太阴司天,其化以湿……阳明司天,其化以燥。”两阳相合谓之阳明,合有聚合之意,即指阳气从一种生发、释放的状态收拢聚合,使其进入收藏的状态。燥为秋季的主气,故阳明燥气的本性为凉[9]。从《伤寒论》条文描述的症状可知,阳明经以阳热燥气为主气,阳明胃及大肠的腐熟、传化功能是以阳热燥气为主导完成的[10]。阳明与太阴相表里,太阴主湿,阳明主燥,燥湿相济,无有偏盛,则气血流通平衡,神安其舍,九窍清灵。
病理上,邪入阳明,易化为热,热势盛极,津伤化燥,而成阳明病。阳明病中之燥,其性为热,与阳明燥气本性为凉相逆。阳明燥气太过,燥热弥漫全身,热甚郁闭气血,九窍失其清灵。发热,汗自出,恶热,脉洪大,里热炽盛,灼伤津液,故口燥渴,舌上干燥而烦,小便赤涩。热扰清窍,其气太甚,郁结壅滞,气血不能宣通,耳目口鼻失养,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指出:“是故目郁则不能视色,耳郁则不能听声,鼻郁则不能闻香臭,舌郁则不能知味……皆热甚郁结之所致也。”另外,燥热易伤津液,津液不足,阴虚内生。阳明燥气不足,燥湿无权,湿气太过,阻碍气机,气化失常,还会导致小便不利、大便稀溏。正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篇》云:“湿痹之候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。”湿气亦可阻遏上升之清阳,上窍失养,可见头晕、耳鸣、目眩、嗅觉异常等症状。
上一篇:中医鬼才倪海厦经验总结大黄之用举隅
下一篇:没有了